
過年都寄的明信片的習慣已經三年了,一直期待年後會有人回寄來拜晚年,但信箱永遠是廣告單,......。今年終於提早收到兩張明信片,隨然是由父母轉送過來的,卻高興的不得了!好快樂呀!.....,反過頭來想,幾年下來,為什麼沒有一張台灣的新年卡~!(哭著搥打通訊錄中)
寫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喔!國高中時,超喜歡寫信,用麥當勞的紙袋當信封,漢堡折價卷貼紙當封口,所以收到的人,基本上不用拆開,就知道是誰寄去的。但每一封信,幾乎書寫兩行放置兩天,要完成一封信,通常是花上一個月慢慢想。因為討厭等回信個感覺,所以通常在寄出後,等回信同時,又開始寫下一封信件(寄給同一人的),等到回信終於來時,我又寄出了下一封信。
現在,只有逢年過節寄個信。因為用手傳送的信件,在寄出後,上面的文字會隨時間慢慢發酵,當它掉進郵筒的一刻,已經不光是一張紙片了,反倒是一個帶有情感的盒子。
這也是為什麼,寫情書如果用電子信箱傳送,失敗率會比較高的原因之一。
(好孩子們,要知道“欲速則不達“的道理喔!)
今年是金豬年,丁亥年,今年畫的明信片,跟上面那一張圖完完全全不同,只有收到的人有福份啦!
(只有給“家“裡地址的才會收到喔!)
收到的人如果看不懂,不知道我在畫什麼請注意以下解釋:
豬的古字是由“豕“開始,轉為圓形轉為花,硬扯上祝福語是:“一元復豕(始),萬象更新“、“花開富貴,大吉大利“
但是我真正的出發點是“家“和“團圓“,從甲骨文到正楷,“家“字的下方一直有“豬“存在,因為古時候,豬的重要性就跟家人一樣,屬於最珍貴的身外之物。雖然寄出的明信片上,已經太容易辨識圖案,但,如果你看到這一篇解釋的話,是出門在外的遊子,請想想你的家人;無家庭煩惱的,請想想你最重要的人。這樣子,明信片上的小豬們都會開心的笑著陪你們一整年喔!
我會寄給你。
ReplyDelete你要等我(泣)